第146章 第一次御前内阁扩大会议(贰)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“万万不可!”

内阁首相宋九龄断然开口,旋即缓了缓语气道:

“钱财缺口你不是说要叫投总补齐么?那太学只补粮食缺口就好了。这三百太学生,一人五千石粮食,中原地区没有凑不齐的道理,不需要其他人接。”

河东侯薛定贵终于忍不住附和道:“便是出得起粮食,也不能叫不三不四的人随便就进了。江东巴蜀根本不听朝廷调遣,凭啥给他们好处?尤其是商人之子,多少钱粮都不能给进!”

好好的一场众卿逼宫内阁,被这家伙搅和成了利益勾兑,府寺上卿、内阁相国、实权大将皆是神色不太好看。

可是难得这家伙肯开一次口子,为了儿孙前程,说啥也得接住了,说啥也不能叫江东巴蜀占了便宜,说啥也不能叫商人破了大局!

丙申科科举可是整整四万七千多人,有几个有把握能稳进前六百的?

姜云逸当然心中有数,不给他们明着开口子,他们也会想别的办法。

任何好的政策,如果脱离历史现实,注定无法落实。

未来随着三级教育体系的建立,民智逐渐开启,人民群众对公平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,但不公却始终无法根除,这便是阶级社会的历史局限性。

后世社会发达到那种程度,不也还是有无数的不公?不合法的如冒名顶替、替考、作弊、泄露考题、面试猫腻等,都是特权催生出来的;合法的如自主招生、国际学校、奥赛等,也都被特权腐蚀异化了。

直接导致这些原本有一定合理性的途径,因为潜藏着捷径的特性,遭到特权日益侵蚀,而受到越来越强烈的质疑和诟病,最终不得不加以严格限制。

为了维护普遍性的公平,只能把特殊性往死里压制,反而愈发加剧了普遍性路径的僵化和内卷。

这种螺旋式下降的恶性循环如何克服,姜云逸还没有太好的思路,但眼下,出于多方面的现实考虑,还是不得不扔出这个下下之策维持局面。

现在付出的这些代价如果不能产生十倍百倍的正向收益,那么朝廷终究会陷入蝇营狗苟、每况愈下的窘境。

科举制度也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腐化堕落,最终难逃举荐制那般成为制约朝廷施政和社会发展毒瘤之命运。

政治的本质就是权衡与妥协,但如果只会权衡和妥协,碌碌无为是不可避免的。强大的当政者要能在权衡与妥协中逐步推动社会朝着正循环发展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住手啊!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 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 综武侠:江湖不死 神雕杨过:芙妹请自重! 风入邺 仗剑,载酒,惊鸿客 蜘蛛精怀了大反派的崽 大晋第一才子 三国:我成了蜀汉丞相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军队一秒爆一兵,皇帝敢威胁我? 大明锦衣卫:我有一枚缉恶令 穿越大明,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 双穿门: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红楼,开局天象大宗师,武镇天下 最伟大的作品! 大宋天朝之裂变 大唐超时空: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